5月14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,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完成对山西、辽宁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南、广西、云南等省(区)的督察进驻工作。
截至5月9日,各督察组受理转办的29133件群众举报(未计重复举报),已办结12732件,阶段办结6393件;立案处罚2575家,罚款19128.21万元;立案侦查160件,拘留95人;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708人,问责844人,曝光典型案例32个。
问责人数是前两批督察总数的2.5倍
得益于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,以及前两批环保督察的真抓实干,对于已经进行到第三年的第二轮环保督察,人民群众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和高度的信任:同样是一个月的督察时间,督察组受理转办的有效举报数达到了29133件,相当于前两批督察的总和。
此外在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之后,督察组的效率明显提高不少,对环境问题和相关责任人的力度大幅加强:督察期内办结数量同样比前两批督察办结数加起来还要多,相应的立案处罚、罚款、立案侦查、拘留、约谈、问责数量大幅增长,尤其是问责领导干部人数,达到了844人,是前两批督察问责总人数的2.5倍!
督察关注的环保领域扩大
在督察工作不断完善的情况下,督察组对于地方相关部门在环保领域出现的问题基本定性为“不作为、慢作为,不担当、不碰硬,甚至敷衍应对、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”,与第二批督察一致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督察曝光的案例数量大幅增长,由第一批的10个、第二批的15个,直接提高到了32个。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,由单纯的违法排污、破坏生态,扩大到了能耗管控、环保基建力度、环评审核等领域,同时,对于地方相关部门在环保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和曝光。
第二轮第一批督察:查实一批工作不实、责任不实、效果不实,甚至敷衍应对、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,曝光典型案例10个;
第二轮第二批督察:查实一批违法排污、违规倾倒、毁坏林地、侵占湿地、破坏生态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,核实了一批不作为、慢作为,不担当、不碰硬,甚至敷衍应对、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,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5个;
第二轮第三批督察:查实了一批盲目上马“两高”项目、违法采石采矿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、违规侵占湿地、违法污染排放、虚假敷衍整改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,核实了一批不作为、慢作为,不担当、不碰硬,甚至敷衍应对、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,截至目前已曝光典型案例32个。